零基础Python完全自学教程14:Python中的序列知识详解
wptr33 2025-09-24 04:58 3 浏览
欢迎你来到站长学堂,学习站长在线出品的在线课程《零基础Python完全自学教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第14课《Python中的序列知识详解》。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序列索引、序列切片、序列相加、序列相乘、序列成员资格及计算序列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长度。
在数学中,序列也叫做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排列的一列数。
在Python中,序列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
14.1、Python中的序列索引
序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号,我们称为索引(index)。从起始元素开始,索引值从0开始编号,持续递增。即下标为0表示第一个元素,下标为1表示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正数序列索引示意图
在Python中,不仅有正数序列索引,还有负数序列索引。这个索引是从右向左计数,也就是说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索引值从-1开始递减。即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为-1,而倒数第二个为-2,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负数序列索引示意图
注意,在使用负值作为列序中各元素的索引值时,是从 -1 开始,而不是从 0 开始。即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为-1,这是为了防止与第一个元素重合。
无论是采用正索引值,还是负索引值,都可以访问序列中的任何元素。以字符串为例,访问“我在站长在线学Python”的第三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可以使用如下的代码:
a = "我在站长在线学Python"
print(a[2]) #输出第3个元素
print(a[-1]) #输出最后一个元素
执行结果如下:
站
n
>>>
14.2、Python中的序列切片
切片,顾名思义就是切取一个片段。在厨房中,就是把要做的菜,切成一片一片的块状物体,以便翻炒。但是在Python中,切片操作是访问序列中元素的另一种方法,它可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通过切片操作,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序列。
序列实现切片操作的语法格式如下:
sname[start : end : step]
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分别说明如下:
sname:表示序列的名称。
start:表示切片的开始索引位置(包括该位置),此参数也可以不指定,会默认为 0,也就是从序列的开头进行切片。
end:表示切片的结束索引位置(不包括该位置),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序列的长度。
step:表示在切片的步长。如果省略,则默认步长为1。若省略步长,则最后一个冒号就可以省略。
实例讲解:
通过切片获取列表中的第2-6个元素,以及获取第2、4、6个元素,代码如下:
a = ["我们平等的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像是无数的雨滴降落在地面上",
"没有差别的诞生",
"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我们可以做一滴平凡的雨滴",
"汇入生活的小溪",
"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
"我们可以做一滴奋进的雨滴",
"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发出灿烂的光芒",
"成为夺目的彩虹"]
print(a[1:6]) #获取第2~6个元素
print(a[1:6:2]) #获取第2、4、6个元素
运行结果如下:
['就像是无数的雨滴降落在地面上', '没有差别的诞生', '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我们可以做一滴平凡的雨滴', '汇入生活的小溪']
['就像是无数的雨滴降落在地面上', '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汇入生活的小溪']
>>>
说明:如果想要切片整个序列(相对于复制),可以将start和end全部省略,但中间的冒号要保留。如:a[:]代表切片整个名称为a的序列。(全部复制)。
14.3、Python中的序列相加
在Python中,序列相加支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相同类型的序列相加。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序列进行连接。但是不会去除重复的元素。操作方法:序列相加是使用“+”号运算符实现的。如:
a1 = "我在站长在线,"
a2 = "学习Python,"
a3 = "我相信Python是最好学的编程语言。"
print(a1 + a2 +a3)
运行结果如下:
我在站长在线,学习Python,我相信Python是最好学的编程语言。
>>>
在Python中进行序列相加时,相同类型的序列是指,同为列表,元组,字符串等,序列中的元素可以不相同,如:
a = [1,2,3,4,5,6,7]
b = ["人生苦短","我学Python"]
print(a + b)
运行结果为:
[1, 2, 3, 4, 5, 6, 7, '人生苦短', '我学Python']
>>>
但是,不能是列表和元组相加,也不能是列表和字符串相加,下面代码就是错误的:
a = [1,2,3,4,5,6,7]
b = "1的倍数"
print(a +b )
输出的结果是语法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Python310\Doc\000.py", line 3, in <module>
print(a +b )
TypeError: can only concatenate list (not "str") to list
>>>
14.4、Python中的序列相乘
在Python中,序列相乘也叫序列乘法。使用数字n乘以一个序列会生成新的序列。新的序列内容为原来序列的n次重复。
例如:把下面序列乘以3后生成一个新的序列,代码如下:
a = ["建一个网站","创一番事业"]
print(a * 3)
代码运行以后,结果如下:
['建一个网站', '创一番事业', '建一个网站', '创一番事业', '建一个网站', '创一番事业']
>>>
比较特殊的是,列表类型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还可以实现初始化指定长度列表的功能。
例如如下的代码,将创建一个长度为 5 的列表,列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 None,表示什么都没有。
list = [None]*5
print(list)
运行代码输出结果为: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
None是保留字,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把None改成其他字符串,如One,就会报错:
list = [One]*5
print(list)
报错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Python310\Doc\000.py", line 1, in <module>
list = [One]*5
NameError: name 'One' is not defined
>>>
14.5、Python中的序列成员资格
Python中的序列成员资格指的是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in关键字检查某个元素是否是序列的成员,即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在该序列中。
语法格式如下:
要检查的元素 in 指定的序列
举例:检查 字符‘z’是否包含在字符串“olzz.com”中,再检查字符“k”是否在字符串“olzz.com”中。可以执行如下代码:
# 检查 字符‘z’是否包含在字符串“olzz.com”中
a = "olzz.com"
print("z" in a)
代码执行结果为:
True
>>>
# 检查 字符‘k’是否包含在字符串“olzz.com”中
a = "olzz.com"
print("k" in a)
代码执行结果为:
False
>>>
另外,和 in 关键字用法相同,但功能恰好相反的,还有 not in 关键字,它用来检查某个元素是否不包含在指定的序列中,比如说:
# 检查 字符‘z’是否包含在字符串“olzz.com”中
a = "olzz.com"
print("z" not in a)
运行结果为:
False
>>>
14.6、序列中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和长度len()
在Python中,提供了内置的函数来计算序列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长度。分别是:
1、使用max()函数返回序列中的最大元素。
2、使用min()函数返回序列中的最小元素。
3、使用len()函数计算序列的长度,即返回序列中包含了多少个元素。
例如:定义一个9个元素的序列(1,2,3,4,5,6,7,8,9),通过不同的函数,计算各种结果:
1、通过max()计算列表中的最大元素,代码如下:
number = [1,2,3,4,5,6,7,8,9]
print("序列",number,"中最大值为:",max(number))
执行结果如下:
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中最大值为: 9
>>>
2、通过min()函数计算列表中的最小元素,代码如下:
number = [1,2,3,4,5,6,7,8,9]
print("序列",number,"中最小值为:",min(number))
执行结果如下:
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中最小值为: 1
>>>
3、通过len()函数计算列表的长度,代码如下:
number = [1,2,3,4,5,6,7,8,9]
print("序列",number,"的长度为:",len(number))
执行结果如下:
序列 [1, 2, 3, 4, 5, 6, 7, 8, 9] 的长度为: 9
>>>
到此为止,序列中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和长度len()的讲解就完成了。
当然,除了上面函数,站长在线还统计了,与序列相关的内置函数汇总:
1、len() 函数:计算序列的长度,即返回序列中包含多少个元素。
2、max()函数: 找出序列中的最大元素。
3、min()函数: 找出序列中的最小元素。
4、list()函数: 将序列转换为列表。
5、str() 函数:将序列转换为字符串。
6、sum()函数: 计算元素和。
7、sorted() 函数:对元素进行排序。
8、reversed() 函数:反向序列中的元素。
9、enumerate() 函数:将序列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多用在 for 循环中。
下节预告:零基础Python完全自学教程15:Python中的列表
相关推荐
- 1.大白话 Spring_大白话对应的是什么话
-
此文是学习spring源码一些体会,记录下来,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批评指正!1.Spring是什么Spring是一款开源的轻量级Java开发框架,旨在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以及系统的可维护性。...
- MyBatis3.5.11-从入门到高阶_mybatis快速入门
-
一.课程介绍MyBatis概述...
- Spring_spring festival
-
Spring初始化流程,容器初始化,主要流程在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refresh()1.容器预先准备-...
- 关于Spring的69个面试问答--终极列表
-
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关于Spring框架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你在面试或笔试过程中可能会被问到的。下次你再也不用担心你的面试了,JavaCodeGeeks这就帮你解答。大多数你可能被问到的问题都列...
- 49个Spring经典面试题总结(附带答案)
-
点关注,不迷路!课程资料,关注私信【555】获取,还可领取更多Java面试题资料一、一般问题1.不同版本的SpringFramework有哪些主要功能?2.什么是SpringFram...
- MySQL 开发规范_mysql使用规范
-
一、数据库命名规范所有数据对象名称必须小写:db_user禁止使用MySQL保留关键字,若是则引用``...
- Spring框架入门_spring框架入门案例
-
一.spring是什么?Spring是分层...
- JDBC hibernate 和 ibatis 的区别
-
JDBC、Hibernate和MyBatis(前身是iBatis)都是Java中常见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下面是它们的一些区别:JDBC是Java连接...
- 万变不离其宗,spring常考知识点总结
-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理解透了spring常考知识点,那么面试时的问题就好回答了。1.什么是Spring?...
- 大促数据库压力激增,如何一眼定位 SQL 执行来源?
-
作者:京东科技王奕龙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大促活动期间,用户访问量骤增,数据库的压力陡然加大,导致响应变慢甚至服务中断?更让人头疼的是,当你试图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时,却发现难以确定究竟是哪个业...
- SSM三大框架整合详细教程_简单介绍一下ssm框架
-
SSM三大框架整合详细教程(SPRING+SPRINGMVC+MYBATIS)使用SSM(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已经有三个多月了,项目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难...
- MyBatis有哪些核心对象?_mybatis核心接口包括
-
Mybatis基本要素MyBatis有三个基本要素:...
- ibatis 核心原理解析_ibs架构
-
最近查找一个生产问题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ibatis框架的源码。虽然最后证明问题的原因与ibatis无关,但是这个过程加深了对ibatis框架原理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就来讲讲ibatis...
- python常用得内置函数解析——list()函数
-
ython中最常用的内置函数之一list()。1.函数定义list()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列表对象。...
- 面试干货——某度Python面试题,转发收藏
-
目录1、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2、什么是lambda函数?它有什么好处?...
- 一周热门
-
-
C# 13 和 .NET 9 全知道 :13 使用 ASP.NET Core 构建网站 (1)
-
程序员的开源月刊《HelloGitHub》第 71 期
-
详细介绍一下Redis的Watch机制,可以利用Watch机制来做什么?
-
假如有100W个用户抢一张票,除了负载均衡办法,怎么支持高并发?
-
如何将AI助手接入微信(打开ai手机助手)
-
Java面试必考问题:什么是乐观锁与悲观锁
-
SparkSQL——DataFrame的创建与使用
-
redission YYDS spring boot redission 使用
-
一文带你了解Redis与Memcached? 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
-
如何利用Redis进行事务处理呢? 如何利用redis进行事务处理呢英文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git pull (33)
- git fetch (35)
- mysql insert (35)
- mysql distinct (37)
- concat_ws (36)
- java continue (36)
- jenkins官网 (37)
- mysql 子查询 (37)
- python元组 (33)
- mybatis 分页 (35)
- vba split (37)
- redis watch (34)
- python list sort (37)
- nvarchar2 (34)
- mysql not null (36)
- hmset (35)
- python telnet (35)
- python readlines() 方法 (36)
- munmap (35)
- docker network create (35)
- redis 集合 (37)
- python sftp (37)
- setpriority (34)
- c语言 switch (34)
- git commit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