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IT技术 > 正文

Oracle数据库性能调优实践(六)——五种调优法则

wptr33 2025-02-07 19:21 22 浏览

摘要:根据当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其在数据库中主要操作内容,整理出如下五种基本优化法则。一是减少数据访问(减少磁盘访问);二是返回更少数据(减少网络传输或磁盘访问);三是减少交互次数(减少网络传输);四是减少服务器CPU开销(减少CPU及内存开销);五是利用更多资源(增加资源)。

每一种优化法则都是解决其对应硬件的性能问题,所以带来的性能提升比例也不一样。传统数据库系统设计是也是尽可能对低速设备提供优化方法,因此针对低速设备问题的可优化手段也更多,优化成本也更低。任何一个SQL的性能优化都应该按这个规则由上到下来诊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资源解决问题。

优化法则

性能提升效果

优化成本

减少数据访问

1~1000

返回更少数据

1~100

减少交互次数

1~20

减少服务器CPU开销

1~5

利用更多资源

1~10

现将有关Oracle的五种基础调优法则相关知识整理出来,供参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访问Oracle数据库

1、切换到oracle 用户: su - oracle

2、访问oracle 数据库: sqlplus / as sysdba

二、五种调优法则

(一)、减少数据访问

1、创建并使用正确的索引

简介:数据库索引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在复杂的表中真正能正确使用索引的人很少,即使是专业的DBA也不一定能完全做到最优。索引会大大增加表记录的DML(INSERT,UPDATE,DELETE)开销,正确的索引可以让性能提升100,1000倍以上,不合理的索引也可能会让性能下降100倍,因此在一个表中创建什么样的索引需要平衡各种业务需求。

2、只通过索引访问数据

简介:有一个需求,需要查询一本汉语字典中所有汉字的个数,如果我们的字典没有目录索引,那我们只能从字典内容里一个一个字计数,最后返回结果。如果我们有一个拼音目录,那就可以只访问拼音目录的汉字进行计数。如果一本字典有1000页,拼音目录有20页,那我们的数据访问成本相当于全表访问的50分之一。

3、优化SQL执行计划

简介:SQL执行计划是关系型数据库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它表示SQL执行时的数据访问算法。由于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表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程序员越来越懒惰,SQL也需要支持非常复杂的业务逻辑,但SQL的性能还需要提高,因此,优秀的关系型数据库除了需要支持复杂的SQL语法及更多函数外,还需要有一套优秀的算法库来提高SQL性能。目前ORACLE有SQL执行计划的算法约300种,而且一直在增加,所以SQL执行计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一个普通DBA能掌握50种就很不错了,就算是资深DBA也不可能把每个执行计划的算法描述清楚。

(二)、返回更少的数据

1、数据分页处理

比如采用rowid分页语法:优化原理是通过纯索引找出分页记录的ROWID,再通过ROWID回表返回数据,要求内层查询和排序字段全在索引里。

create index myindex on product(company_id,status);

select b.* from (

select * from (

select a.*,rownum rn from

(select rowid rid,status from product a where company_id=? order by status) a

where rownum<=20)

where rn>10) a, product b

where a.rid=b.rowid;

数据访问开销=索引IO+索引分页结果对应的表数据IO

举例:假如某公司产品有1000条记录,要分页取其中20个产品,假设访问公司索引需要50个IO,2条记录需要1个表数据IO。

那么按第一种ROWNUM分页写法,需要550(50+1000/2)个IO,按第二种ROWID分页写法,只需要60个IO(50+20/2);

或者

2、只返回需要的字段

举例:通过去除不必要的返回字段可以提高性能,例:

调整前:select * from product where company_id=?;

调整后:select id,name from product where company_id=?;

优点:1、减少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开销;2、减少服务器数据处理开销;3、减少客户端内存占用;4、字段变更时提前发现问题,减少程序BUG;5、如果访问的所有字段刚好在一个索引里面,则可以使用纯索引访问提高性能。缺点:增加编码工作量。

(三)、减少交互次数

1、batch DML

数据库访问框架一般都提供了批量提交的接口,jdbc支持batch的提交处理方法,当你一次性要往一个表中插入1000万条数据时,如果采用普通的executeUpdate处理,那么和服务器交互次数为1000万次,按每秒钟可以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10000次估算,要完成所有工作需要1000秒。如果采用批量提交模式,1000条提交一次,那么和服务器交互次数为1万次,交互次数大大减少。采用batch操作一般不会减少很多数据库服务器的物理IO,但是会大大减少客户端与服务端的交互次数,从而减少了多次发起的网络延时开销,同时也会降低数据库的CPU开销。

2、In List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按一些ID查询数据库记录,我们可以采用一个ID一个请求发给数据库,如下所示:

for :var in ids[] do begin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id=:var;

end;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小的优化, 如下所示,用ID INLIST的这种方式写SQL:

select * from mytable where id in(:id1,id2,...,idn);

通过这样处理可以大大减少SQL请求的数量,从而提高性能。

3、设置Fetch Size

当我们采用select从数据库查询数据时,数据默认并不是一条一条返回给客户端的,也不是一次全部返回客户端的,而是根据客户端fetch_size参数处理,每次只返回fetch_size条记录,当客户端游标遍历到尾部时再从服务端取数据,直到最后全部传送完成。所以如果我们要从服务端一次取大量数据时,可以加大fetch_size,这样可以减少结果数据传输的交互次数及服务器数据准备时间,提高性能。

4、使用存储过程

大型数据库一般都支持存储过程,合理地利用存储过程也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普通业务逻辑不要使用存储过程,定时性的ETL任务或报表统计函数可以根据团队资源情况采用存储过程处理。

5、优化业务逻辑

6、使用ResultSet游标处理记录

(四)、减少数据库服务器CPU运算

1、使用绑定变量

Java中Preparestatement就是为处理绑定变量提供的对像,绑定变量有以下优点:

1、防止SQL注入

2、提高SQL可读性

3、提高SQL解析性能,不使用绑定变量称为硬解析,使用绑定变量称为软解析。

2、合理使用排序

Oracle的排序算法一直在优化,但是总体时间复杂度约等于nLog(n)。普通OLTP系统排序操作一般都是在内存里进行的,对于数据库来说是一种CPU的消耗。以下列出了可能会发生排序操作的SQL语法:Order by;Group by;Distinct;Exists子查询;Not Exists子查询;In子查询;Not In子查询;Union(并集),Union All也是一种并集操作,但是不会发生排序,如果你确认两个数据集不需要执行去除重复数据操作,那请使用Union All 代替Union;Minus(差集);Intersect(交集);Create Index和Merge Join。

3、减少比较操作

4、大量复杂运算在客户端处理

(五)、利用更多的资源

1、客户端多进程并行访问

多进程并行访问是指在客户端创建多个进程(线程),每个进程建立一个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同时向数据库提交访问请求。当数据库主机资源有空闲时,我们可以采用客户端多进程并行访问的方法来提高性能。如果数据库主机已经很忙时,采用多进程并行访问性能不会提高,反而可能会更慢。

2、数据库并行处理

数据库并行处理是指客户端一条SQL的请求,数据库内部自动分解成多个进程并行处理。并不是所有的SQL都可以使用并行处理,一般只有对表或索引进行全部访问时才可以使用并行。数据库表默认是不打开并行访问,所以需要指定SQL并行的提示,如下所示:select /*+parallel(a,4)*/ * from employee;

并行的优点:使用多进程处理,充分利用数据库主机资源(CPU,IO),提高性能。

并行的缺点:1、单个会话占用大量资源,影响其它会话,所以只适合在主机负载低时期使用;2、只能采用直接IO访问,不能利用缓存数据,所以执行前会触发将脏缓存数据写入磁盘操作。

序号

操作类别

含义

1

Parallel Query

并行查询,使用多个操作系统级别的Server Process来同时完成一个SQL查询;

2

Parallel DML

并行DML操作。类似于Parallel Query。当要对大数据量表进行DML操作,如insert、update和delete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

3

Parallel DDL

并行DDL操作。如进行大容量数据表构建、索引rebuild等操作;

4

Parallel Recovery

并行恢复。当数据库实例崩溃重新启动,或者进行存储介质恢复的时候,可以启动并行恢复技术。从而达到减少恢复时间的目的;

5

Procedural Parallel

过程代码并行化。对我们编写的代码片段、存储过程或者函数,可以实现执行的并行化,从而加快执行效率;

相关推荐

高性能并发队列Disruptor使用详解

基本概念Disruptor是一个高性能的异步处理框架,是一个轻量的Java消息服务JMS,能够在无锁的情况下实现队列的并发操作Disruptor使用环形数组实现了类似队列的功能,并且是一个有界队列....

Disruptor一个高性能队列_java高性能队列

Disruptor一个高性能队列前言说到队列比较熟悉的可能是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这两个有界队列,大多应用在线程池中使用能保证线程安全,但其安全性...

谈谈防御性编程_防御性策略

防御性编程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一种良好的代码习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程序在不可未知的异常下,避免带来更大的破坏性崩溃,使得程序在错误发生时,依然能够云淡风轻的处理,但很多程序员入行很多年,写出的代码依然都是...

有人敲门,开水开了,电话响了,孩子哭了,你先顾谁?

前言哎呀,这种情况你肯定遇到过吧!正在家里忙活着,突然——咚咚咚有人敲门,咕噜咕噜开水开了,铃铃铃电话响了,哇哇哇孩子又哭了...我去,四件事一起来,人都懵了!你说先搞哪个?其实这跟我们写Java多线...

面试官:线程池如何按照core、max、queue的执行顺序去执行?

前言这是一个真实的面试题。前几天一个朋友在群里分享了他刚刚面试候选者时问的问题:"线程池如何按照core、max、queue的执行循序去执行?"。我们都知道线程池中代码执行顺序是:co...

深入剖析 Java 中线程池的多种实现方式

在当今高度并发的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高效地管理和利用线程资源是提升程序性能的关键。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后端开发的编程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线程池实现方式。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Java中...

并发编程之《彻底搞懂Java线程》_java多线程并发解决方案详解

目录引言一、核心概念:线程是什么?...

Redis怎么实现延时消息_redis实现延时任务

一句话总结Redis可通过有序集合(ZSET)实现延时消息:将消息作为value,到期时间戳作为score存入ZSET。消费者轮询用ZRANGEBYSCORE获取到期消息,配合Lua脚本保证原子性获取...

CompletableFuture真的用对了吗?盘点它最容易被误用的5个场景

在Java并发编程中,CompletableFuture是处理异步任务的利器,但不少开发者在使用时踩过这些坑——线上服务突然雪崩、异常悄无声息消失、接口响应时间翻倍……本文结合真实案例,拆解5个最容易...

接口性能优化技巧,有点硬_接口性能瓶颈

背景我负责的系统到2021年初完成了功能上的建设,开始进入到推广阶段。随着推广的逐步深入,收到了很多好评的同时也收到了很多对性能的吐槽。刚刚收到吐槽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这样的:...

禁止使用这5个Java类,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quot;血泪史&quot;

某电商平台的支付系统突然报警:大量订单状态异常。排查日志发现,同一笔订单被重复支付了三次。事后复盘显示,罪魁祸首竟是一行看似无害的SimpleDateFormat代码。在Java开发中,这类因使用不安...

无锁队列Disruptor原理解析_无锁队列实现原理

队列比较队列...

Java并发队列与容器_java 并发队列

【前言:无论是大数据从业人员还是Java从业人员,掌握Java高并发和多线程是必备技能之一。本文主要阐述Java并发包下的阻塞队列和并发容器,其实研读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如Spark、Storm等源码的,...

线程池工具及拒绝策略的使用_线程池处理策略

线程池的拒绝策略若线程池中的核心线程数被用完且阻塞队列已排满,则此时线程池的资源已耗尽,线程池将没有足够的线程资源执行新的任务。为了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线程池将通过拒绝策略处理新添加的线程任务。...

【面试题精讲】ArrayBlockingQueue 和 LinkedBlockingQueue 区别?

有的时候博客内容会有变动,首发博客是最新的,其他博客地址可能会未同步,认准...